威海荣成:信用数据赋能 打造社会治理“信用+”新模式
【资料图】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20日讯 近日,“数字强省建设融媒体之旅”采访团走进威海荣成市,参观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平台,该平台已为全市62.9万本地居民、18.4万外来人口、8.6万个市场主体、330个部门单位、800多个村居社区建立起“信用档案”,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总量超过4亿条。
“荣成市率先在全省搭建综合性社会信用管理共享平台,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司法判决、表彰奖励、志愿服务、慈善公益等方面信用数据全覆盖,为信用数据服务社会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荣成市社会信用中心工作人员宫婷说。
信用中心在行业信用领域,建成首家县级综合性行业信用监管系统,赋予每个市场主体“信用二维码”。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查信用、做出评价,企业可以做承诺、接受通知,执法者可以查等级、分类管理,从而形成闭环式的信用监管新模式。在村居信用领域,在全国率先建设村居信用管理平台,把信用建设延伸到全市22个镇街、800多个村居组织。通过汇聚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慈善公益等信用信息,建立数字档案并定期组织公示、发放奖励,激发居民参与村居自治、服务村居发展的热情,增强群众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形成了以“信用+”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机制,农村负面信息由接近10%下降到现在的1‰以下。
为打破传统的行业信用监管,存在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消除“数据孤岛”,荣成市大力推行“跨行业信息共享、信用联管”模式,开发联合奖惩应用程序,直接嵌入到各级各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办事流程,实现信用信息自动识别、自动比对,并组织法院、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单位,在40多个领域签订联合惩戒备忘录,按照要求在指定领域予以约束限制。
依托信用管理平台,在全国创新编制了个人信用指数、市场主体信用指数,采用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将基层信用工作开展情况搬到数据大屏、手机屏幕中,多维度对信用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信用体检”,对存在信用隐患的行业及时发出信用预警,为开展社会治理、精准监管、金融服务及辅助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政府部门带头使用信用数据,全面推行“办事先查信用”工作机制,在行政审批、政策扶持、项目申报、评先选优、资格审核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中查询使用信用信息。社会层面鼓励社会成员查询和使用信用信息,与人民银行荣成支行合作,组织24家金融机构在贷款授信中实行“双查”制度,既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信用信息,又查荣成市的公共信用信息,控制和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了公共信用信息向经济领域拓展应用。
同时,突出信用激励应用,推出“信易贷”“信易阅”“信用游”等210多项守信激励政策。近年来,平台出具信用报告11.4万多份,提供公务查询203万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信用数据赋能,构建起以信用为基础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荣成市通过汇聚自然人和社会法人的各类信用信息的数据并打造社会信用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体系,面向企业、个人、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提供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为政府决策、行业监管提供信息服务。
中国山东网记者 刘自锐 报道
关键词: